期刊信息
 

刊名:牡丹江大学学报
主办:牡丹江大学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ISSN:1008-8717
CN:23-1450/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5627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期刊热词:
翻译,文化,教学,大学生,教学改革,高校,大学英语,英语,隐喻,高职院校,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实践与整合效应研究以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是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的重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就曾撰写了《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一文,具体阐释了民族问题的

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是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的重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就曾撰写了《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一文,具体阐释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和重要性,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工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新时代,在宏观把握国际形势下,针对国内民族理论出现的质疑与反思、民族团结工作遇到的新问题等,习近平总书记通过重要会议精神及其在民族地区视察过程中的讲话做出了新部署,形成了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既是对以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坚守与继承,又是对中国民族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积极地指导着全国各地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步探索并形成了自身的创新实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

坚持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民族团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维、新观点,如“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等诸多创新观点。这些思想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等特质,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武器。

1.“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1](P.93),“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1](P.104)。2015年国庆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13位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的民族团结优秀代表,重申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这一重要论断。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习近平总书记将民族团结比喻成“生命线”,足见其分量之重。

民族团结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事业中占据着“生命线”的重要位置,这既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来提倡“和为贵”思想,主张和合共生的社会政治原则。尽管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出现过战争和对峙,但总体上是以和平交往为主流。在历史变迁中,各民族“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4]。中国共产党在中化民族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我国的民族团结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2.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民族团结局面形成的重要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更是一个共同体。共同体是人类基于一定目标而建立的人们集合体,共同体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离不开对共同体的认同;共同体又使得人们具有归属感,这是维系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它是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自然”形成的,长久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其“自觉”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又是“多元一体”的,“多元”体现在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其组成成员也是多元的。[4]而“一体”则是各民族在久远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互相交错,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家庭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血肉关系。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民族团结中的基础性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进一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各方合力共同打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加强中华各民族大团结。

文章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mdjdxxb.cn/qikandaodu/2021/0402/612.html

上一篇:牡丹江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思路
下一篇:八女投江宁死不屈的巾帼战士

牡丹江大学学报投稿 | 牡丹江大学学报编辑部| 牡丹江大学学报版面费 | 牡丹江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牡丹江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牡丹江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