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牡丹江大学学报
主办:牡丹江大学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ISSN:1008-8717
CN:23-1450/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5627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期刊热词:
翻译,文化,教学,大学生,教学改革,高校,大学英语,英语,隐喻,高职院校,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实践与整合效应研究以(2)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政策、财力、物力等

3.“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倾斜与扶持,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国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民族地区将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5]。

由于历史、地理、发展基础等原因,我国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如果长期得不到缩小,就容易在民族关系上出现问题,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如苏联和南斯拉夫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自1984年颁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以来,我国开展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原有基础薄弱,在一段时期内,它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存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为民族地区的脱贫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和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对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必要举措。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践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但主要以开展民族识别、表彰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个人等活动形式来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随着族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族和谐与民族矛盾相互交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协调民族关系的应然选择。

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在6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开展民族识别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为主。从1950年到1987年,中央政府先后派出民族访问团,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最终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与此同时,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代表的自治地区也确立了“民族团结月”。这一阶段民族识别、民族团结教育和宣传等工作的开展,为日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以开展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为主。1982年国家民委向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召开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请示报告》。[6]该报告得到中央相关批复后,各省、自治区、州、地、县相继召开了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1988年4月25日至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从国家到各地方召开的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形成了团结示范的效应,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重视民族工作,从1988年至2014年,先后六次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固定下来。2009年9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概念。2010年2月,中央宣传部、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表明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纵深推进。2014年6月,国家民委下发了《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寺庙的实施意见》,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措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要注重“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要学会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等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发展至今,从政策理念到具体措施已趋于完善。全国各地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了相应举措,使民族团结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民族和谐、社会发展、国家繁荣有着积极导向。

文章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mdjdxxb.cn/qikandaodu/2021/0402/612.html

上一篇:牡丹江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思路
下一篇:八女投江宁死不屈的巾帼战士

牡丹江大学学报投稿 | 牡丹江大学学报编辑部| 牡丹江大学学报版面费 | 牡丹江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牡丹江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牡丹江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