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牡丹江大学学报
主办:牡丹江大学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ISSN:1008-8717
CN:23-1450/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5627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期刊热词:
翻译,文化,教学,大学生,教学改革,高校,大学英语,英语,隐喻,高职院校,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牡丹江古代书法史概述(3)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7 13: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清末舆地学者曹廷杰重新发现永宁寺碑并将碑文拓下,才使其得以流传于世。 (二)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在吉林市东南15 公里郊区江南乡阿什哈达村松花江

清末舆地学者曹廷杰重新发现永宁寺碑并将碑文拓下,才使其得以流传于世。

(二)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在吉林市东南15 公里郊区江南乡阿什哈达村松花江北岸山上,有两处摩崖石刻。据考证,阿什哈达摩崖为明代摩崖石刻,它是研究明代经略东北的重要历史遗迹。阿什哈达为满语,意为“一山忽然分为二”,为断崖峭壁之意。

第一处石刻(图11)刻于断崖绝壁中部较为突出的长方形青灰色花岗岩石之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距水面高约10 米。此碑通高135 厘米,宽70 厘米,刻字3 行,明永乐十九年(1421)刻,虽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字迹仍清晰可辨,上有三行阴刻楷书,碑文是:

甲辰 丁卯癸丑 □□

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

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吉□□□记

第二处石刻(图12)位于第一处西30 米处,坐东向西。刻于明宣德九年(1432),在崖壁上有一条上圆下方的碑形线,中间高122 厘米,两侧高108 厘米,宽62 厘米,刻线内有七行文字,阴刻楷书,字体大小不等。由于久经风雨剥蚀,花岗岩面风化较重,字迹多模糊不清,碑文为:

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清

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

洪熙元年领军至此

宣德七年领军至此

本处设立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

宣德七年重建

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

吉林市与牡丹江有着历史渊源。康熙十五年(1676),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移住吉林乌拉,仍称宁古塔将军,留副都统一人镇守宁古塔。乾隆二十二年,正式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三年,吉林将军裁撤。

图7 永宁寺记原石

图8 佛教六字真言拓片

图9 重建永宁寺记原石

图10 重建永宁寺拓片

图11 第一碑拓片

图12 第二碑拓片

五、清代宁古塔书法概况

(一)清初宁古塔流人书法

清初流放宁古塔的大批文人中,工书法者不乏其人,尤以方氏父子、吴兆骞、张缙彦、祁班孙、杨越等人颇有影响力。他们先后设馆授徒,开办“龙城书院”等,为宁古塔培养了大批文化、书法、艺术人才。

1、方拱乾(1596-1666),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法家。弱冠负文誉。顺治十六年闰三月初三,拱乾率全家数十口,与同案吴兆骞等一同出塞。七月十一日抵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顺治十八年冬,被赎罪赦还。十一月离开戍所。方拱乾平生酷好为诗,虽处流放之逆境,仍然“无一日辍吟咏”。得诗千余首,结为《何陋居集》。堪称为黑龙江现存第一部诗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唐代渤海国上京遗址、明代奴儿干都司永宁寺碑、在清代文献中首次得到反映的当推此书。其据在宁古塔见闻,写成《宁古塔志》(又名《绝域纪略》),可称是黑龙江第一部风物志。精于书法,流放期间传授书艺多年。方拱乾归后,流寓扬州等地,靠卖字为生。

方拱乾六子皆才华横溢。玄成、亨咸亦工书法。

2、方孝标(1617 一1697),本名玄成。顺治六年(公元1649 年)进士,累宫至内弘文院侍读学士。善行书,继承了“二王”、董香光等诸家笔法,尤以董香光为宗,形成了笔画圆劲秀逸,书风古朴淡雅、舒朗空灵的特点。

3、方亨咸(1620-1681 年),以学问闻名当时,但他最著名的是精于诗文、善书,尤其精于小楷和绘画。其山水画仿黄公望,博大沉雄、力追古雅,花鸟画亦属妙绝。方亨咸不拘泥于古人,追求创新,所以更胜于古人。其书法主要以阁帖为师,好作两行行书轴,笔道温和宽厚,是清代前期学“二王”而卓有成就者。

4、吴兆骞(1631-1684),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称。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23 年。诗作慷慨悲凉,独奏边音,因有“边塞诗人”之誉。著有《秋笳集》《归来草堂尺牍》等。其书法清劲,曾设馆授徒,教书为业,为宁古塔一带培育才俊之士。

5、张缙彦(1599——1672 年),河南新乡人,明兵部尚书,后降清。顺治十七年六月,因“文字狱”被捕下狱;十一月,流徙宁古塔。是一位以诗、书、画、金石名于世之大家。康熙八年(1669 年)秋天,张缙彦、吴兆骞等流人相约游历宁古塔新城西郊的鸡鸣山,吴兆骞被山脚下泉水奔涌,恰似飞雪的景象所感染,遂给这眼灵泉命名“泼雪泉”。事后不久张缙彦亲笔题写,由著名石匠帅奋刻于泉边的崖壁上。(图13)“泼雪泉”三个遒劲奔放的楷体榜书极具视觉张力,右边靠下一行小字为“泉在山之右”,左边靠下一行小字为“岁次己酉帅奋勒石”,另一行为“河朔张缙彦题”。此刻石因年久风化,石崖坍塌等因素,现已无痕迹,惟幸存一张不十分清晰的黑白照片,尤为珍贵。清康熙十一年,张缙彦卒于宁古塔。

文章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mdjdxxb.cn/qikandaodu/2020/1117/491.html

上一篇:潜德幽光 ——孙毅藏游寿论著(不见于《清风
下一篇:冬季跟我去雪乡

牡丹江大学学报投稿 | 牡丹江大学学报编辑部| 牡丹江大学学报版面费 | 牡丹江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牡丹江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牡丹江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